海耶克先生宣布不再對外供應毛胚機芯,曾令製錶業人心惶惶。然而用不了多久,人們發現“死了張屠夫,不吃混毛豬”,凡事都會有與表面相反的另一面。正值電腦機器越便宜,能自製機芯的瑞士手錶品牌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來。所以,我常常說,現在的自製機芯,意義已經與20年前大為不同。以前是罕有,現在是都有,拿捏的角度就要深究了。
SIHH展覽期間順道去了Antiquorum,發現他們有一隻流標的5100G,與行方商量價錢之後,“補”回來了。
父親鍾泳麟過身快要一百日,在這期間,我們想了很多。他留給我的事物很多,但最重要的並不是金錢財富,而是一個獨一無二的鐘錶知識寶庫,從他的不同鐘錶文章,到實質的收藏,都大大影響了我日後發展。
“名錶寶藏”這欄目上期面世後,我跟同事便一直苦苦思量,第二彈應該從那件藏品說起?因為第一次就出動了百達翡麗5004A,深怕任何腕錶都會為之失色。